为积极响应“525”心理健康月工作安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积极作用。5月8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在章丘校区8-108教室举办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和危机的识别与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凌云受邀主讲,学院大一至大三各班心理委员及朋辈志愿者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赵凌云老师指出,当下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困扰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一新生初入校园,往往因难以适应新环境而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高年级学生则更多地受到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困扰。倘若这些情绪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极有可能演变为心理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识别常见心理问题,赵凌云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解析。她介绍,心理困扰通常表现为短期的情绪波动,如因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等问题引发的一时情绪低落;焦虑症患者会莫名地感到紧张不安,伴有心悸、失眠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则长期处于情绪低谷,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自我价值感降低;精神疾病则以幻觉、妄想等典型症状为特征,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她建议同学们从认知、情绪、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和识别,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在朋辈辅导环节,赵凌云老师着重强调,由于朋辈之间年龄相近、经历相似,更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朋辈辅导者需要掌握专注倾听、共情反馈、合理忠告等沟通技巧:专注倾听能够向对方传递尊重与关注,捕捉其话语背后的情感需求;共情反馈要求辅导者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感受;合理忠告则需结合实际情况,为对方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如何与内向同学进行有效沟通”“朋辈自身压力调节”等问题积极提问。赵凌云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渐进式接触”“压力桶理论”等实用方法。她强调,朋辈辅导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关怀,在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上为同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加培训的同学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朋辈辅导技能。未来,他们将充分发挥“心灵哨兵”的作用,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共同构建温暖、和谐的校园心理生态环境。
此次培训是学院"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强化朋辈队伍,完善"校-院-班-舍"四级防护网络,为学生心理健康筑牢防线,助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供稿审核人:赵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