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克强总理
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在经济仍有巨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是保证就业的重要出路。
应届大学生是求职的主力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左右,毕业人数
与就业压力
再创新高。
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的围城,打破毕业即失业的魔咒,挑战杯用新颖的模式与辉煌的历程为大学生创业指明了方向。
挑战杯之前世今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原有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赛事:创业实践挑战赛和公益创业赛。
2015年
“创青春”大赛在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基础上提档升级,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主题,以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为宗旨,开创了“3+2”全新赛制。即,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三项主体赛事+
MBA,
移动互联网创业两项专项赛事。
创青春之所得
在大学里有许多竞赛,其实竞赛是一场异常痛苦的竞争,只有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走到最后。以挑战杯为例,不要轻信那些天赋异禀、学有余力的谎言,任何一个看似成功的项目不过是把睿智和微笑呈现在外,把痛苦和疲惫的深藏于心。我们从来不是天才,我们一开始往往从失败走向失败。恰恰是因为太了解失败的苦楚和努力的辛酸,所以我们才如此渴望胜利的甘甜。也许让时间从来一遍,我们不可能从一开始就享受胜利。但很快随着阅历的增加,仅仅是胜利本身,已无法满足我们,因为我们又开始习惯于胜利。这时,我们开始构筑理想,并以理想赋予了每日琐碎生活以目标,以理想赋予了每日枯燥训练以意义,更以理想驰骋并快意于下一场比赛。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我们更要感恩于师长对我们的提点与教诲。没有人会否定你成熟的想法,只不过有时候自己的年少轻狂会带来致命的危险。当个人主义与集体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考验你个人品质的时候。一定要多多与师长交流,毕竟眼光不同,给我们带来的感悟也不同。大家往往会发现,师长的建议往往是对的,而我们毕竟年轻。
团队分工合作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些团队工作并不起眼,比如准备物料,制作策划书等等,这些工作恰恰是十分必须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同学付出努力,做出牺牲,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已经不重要了,需要你做出牺牲的时候,你就要挺身而出。虽然在台上展示的是四个人,但是最后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少了任何一个人,这个任务都不会完成。
创青春之所思
创青春与大学中的创业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竞赛活动只是教育方式之一种,它无法实现教育的主要功能。由于目前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几乎为空白,所以,形成了创业教育“以赛代学”的格局。一项调查显示,85.6%的学生希望学校创办创业服务机构,56.9%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创业选修课,39.4%的学生希望修改学制。我国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从学生需求的角度看,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着观念落后、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构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挑战杯的本意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在校内为学生打造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既能让他们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创业计划不同于创业,竞赛环境和真实的市场环境毕竟有一定距离,因此,想搭载竞赛的顺风车一路抵达成功的目的地,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挑战杯”是引领大学生点燃创新激情的旗帜,是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我校在历年挑战杯大赛中均取得佳绩,也祝愿财大团队更上一层楼,为大学生创业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作者:
邵大林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2级学生,作为核心成员的《栗蘑利民支农促进会》项目在2014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公益创业赛全国银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