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哈佛商业评论》管理年会揭晓了第九届“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由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刘素教授与张裕集团合作撰写的案例《百年张裕:“龙谕”葡萄酒的全球酒王之路》荣获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杰出奖;由刘素教授、张新教授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撰写的案例《人工智能赋能港口建设:来自山东港口的创新实践》荣获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特别奖—AI应用实践奖。目前,两篇案例均已入选《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案例库。
《百年张裕:“龙谕”葡萄酒的全球酒王之路》重点介绍了中国百年企业张裕集团如何通过品质攻坚、全球化资源整合与文化自信,在全球高端消费品领域实现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张裕集团旗下高端品牌“龙谕”的国际化成功路径,不仅重塑了中国葡萄酒的全球形象,更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以产品力打破偏见、以全球化赋能本土、以文化底蕴塑造品牌”的成长路径范本。《人工智能赋能港口建设:来自山东港口的创新实践》重点介绍了该集团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的创新实践。该案例表明,人工智能在传统工业领域的价值远不止于提升效率。它更是一种战略性杠杆,能够通过“技术价值→业务价值→社会价值”的升华路径,重新定义行业的未来,为全球港口行业乃至其他传统基础设施产业的升级,提供了一份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
“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与拉姆·查兰先生于2017年共同发起,旨在寻找企业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经典案例,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2025年度“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持续关注通过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案例,驱动“人工智能+”能够激发出更多优秀的管理者和实践案例。
工商管理学院一直将案例开发作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一线,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成功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管理案例。这些案例助力学生在企业真实场景中学习与应用管理理论,同时也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供稿审核人:徐鹏)